2016科技创新,16位专家的16个关键词丨三思派
科技创新在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与经济社会发展如此相关,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各界如此多的关注。
一年来,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融合演进,新热点层出不穷,世界创新格局深入调整。一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战略政策密集发布,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吹响了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角。
即将过去的2016年黑天鹅频发,即将到来的2017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有一样是确定的,就是大家越来越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科技创新上。
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三思派特邀请16位创新领域的重量级专家,以关键词的形式,和您一起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迈向拥有无限想象空间的下一年。
车品觉
原阿里数据委员会会长及集团副总裁,现为某知名投资公司合伙人。
我是做大数据的,从我所接触领域来讲,2016年的关键词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
前几年数据大量积累,大数据越来越有规模,这让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设计的人工智能,拥有了可以使用的原材料,也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可能。但是如果没有之前数据的大量积累,人工智能想再好也是没办法实现的。
我觉得在2016年,很多事情汇聚到了同一个点。哪些事呢?足够的数据,足够快的机器,以及已经相对成熟的算法,再有就是,阿法狗这个新闻事件的热炒。我觉得这几点加在一起,把2016年变成了人工智能重要的一年。
大数据有三方面内容是我们要注意的:技术、数据资源、政策和伦理。人工智能作为应用更容易体现出来。技术的进步,相对来讲是容易的,但是政策和伦理的进步,很多时候其实非常倚赖政府的领导和企业的高管对这件事情的理解。
当然在我看来,大数据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有一点像地产,就是它不像技术可以复制,而是有机会做成垄断,先到先得。你空有人工智能的能力,但是没有足够的数据,做什么也不太可能。所以我们在2016年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以前很多人觉得数据开放共享是一个很遥远的课题,但是到了2016年的后半年,人工智能的掘起,更多的人会开始更接受数据开放、数据共享的方向。
仇子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6年,从中国科学家到大众都对科普话题、科普活动额外关注,社会各方也推出了诸多科普奖项、科普活动。可以看到各个媒体都对最新的科学进展非常关心,催生了大量优秀的科普文章、科普作品等。可以预见科普热还将在中国大地上持续下去。
技术科学
与创新
刘则渊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在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人们已从有助于区域创新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化环境诸方面进行探究,其目的在于吸纳区域内外的各种资源,形成区域创新供应链,有效地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
谈及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人们首先着眼于工程技术本身的创新活动,或者力图从基础科学研究寻求原始创新。然而这种看法显得浅薄,甚至误解。这里的问题在于,人们忽视了技术科学在创新供应链中具有关键作用,是创新供应链的中心环节,是知识供应链转化为产业供应链的转折点。为什么技术科学是中心环节?按照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技术科学是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桥梁,基础科学并不能直接产生原始创新,而仅停留在工程技术层次很难实现自主创新。一方面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只有通过技术科学这座桥梁,形成发明专利,才能进入技术市场,最终实现产业化商业化;另一方面工程技术的发明创造构想,也只有提升到技术科学的理论高度,才能阐明其工程方案的可行性。总之只有技术科学才具有引领前沿技术的广泛的自主创新功能。过去,甚少涉及技术科学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现在有必要大力倡导了。
我国科技界卓越领导人张劲夫曾对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及其应用于我国“两弹一星”的创新实践做了深刻的概括,阐明这是“技术科学的强国之道”,也就是技术科学强国战略。所谓技术科学强国战略,就是高度重视技术科学的发展,发挥技术科学的自主创新功能,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奠立在技术科学的基点上。
刘琦岩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我想用“纲要”两字来统摄这一年科技思想的流变。2016年是我国各个领域发展新规划、新计划发布之年,纵览全球许多国家在科技方面也发布了许多战略构想。而且我国发布的几乎所有内容版本的纲要,都谈及科技,并以创新为核心理念、为根本能力。把所有这些纲要文本联系起来看,你不难体会出:科技是历史之“纲”、创新为发展之“要”。谋划科技创新就是擘画新的历史。遥想伽利略、牛顿时代,科学还只是教会学校里课余之作,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技术也只是工匠们偶尔表现出的惊人之举;如今,科技已作为塑造和带动历史的力量置于每个人、每个组织的面前。这时的规划纲要不仅只是一个标准的文本,也成为社会自主操作未来的信息“压缩包”,我们看得清的未来,都是已有编码的自动展现。大多数地方所需要做的就是抓紧把本地的“压缩包”嵌入到宏观的架构里。
那么留给我们个人做什么?第一,架构里有的是做不完的项目、玩不完的游戏,演不完的连续剧;第二,任何纲要总是不完善的,打补丁的活是原有编码的N多倍;第三,要是能编好属于自己的一个小模块还是很开心的。好在历史是开源开放的,它会提供足够的意外让我们开心和思考。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2016年,随着人工智能的研发进展和应用推广,关于人工智能前景的争论也逐渐走向前台。这种争论虽然仍被某些业内人士嗤之以鼻或假装不屑一顾,但各种激烈冲突的意见毕竟逐渐吸引了公众的注意。那些一味为人工智能大唱赞歌的老生常谈已经无法在大众媒体上一手遮天,而最激进的观点则认为:人工智能必将威胁我们的文明。
因此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各大国坐下来进行类似核裁军那样的国际谈判,共同约束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目前在玩的火中最危险的一把,名列第二的危险之火是生物工程。这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新进展挑战了一系列伦理底线。那些只知一味歌颂一切科学技术进展的人士认为,伦理不应该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绊脚石,应该为科学技术的一切进展开放绿灯;而理性的观点认为,科学研究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领域中,不能没有禁区,伦理本来就应该成为科学技术盲目发展的刹车或减速装置。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更多话题走向公众,某些以往通常被认为是保守的立场,也逐渐获得科学共同体中著名人物的支持,比如霍金一再表示:人类不应主动寻求和外星文明的接触,因为这种接触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孙海鹰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2016年即将过去,展望新的一年,科技和创新仍是关注的焦点。
我是一个从事科技管理实践20年,又投身科技与创新研究十多年的老兵,希望做一些有意义、有意思的事。但是2016年我思想上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即从科技政策转向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2014年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我做了“关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新思考”的报告,“科技日报”12月18日基本全文报道,随后全国30多家网站转载——聚焦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这是我用两年时间调查研究写了给科技部领导的六篇建议中的一篇。我认为政策研究就是找出问题,提出建议,但自己又力不从心,又感到目前政策向科技人员倾斜,但创新型企业的政策力度不够,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创新型企业的标准。思想深处思考这十多年考察中的体会,看到有的企业在创新上有很好的经验需要总结,同时看到大部分企业的改革和创新步履维艰,急需取得科技和创新专家的帮助和政策支持。所以2016年我全身心投入企业调研,初步写出一部企业结构创新的书,总结出四篇文章,即“结构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整合是产业模式创新的核心”、“企业家创新团队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合作共赢是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和关于原创企业与大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报告。到企业去交流、讨论、培训,有时一天六个小时,不累还很高兴。
2016年是我认识转变和提升的一年,深切感到企业需要科技和创新研究的专家。我到企业学到许多知识,体会到企业家伟大的创新精神,想到企业家经济、企业家社会的形成,就是我们所盼望的创新型国家。
芮明杰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适应未来需求变化的新型供给体系,而这一体系在我看来就是要建立面对未来新技术革命、全球产业分工变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符合我国未来全球市场定位的新型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建立这样的体系当然与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实力分不开,显然我们一方面要关注和推进科技创新,其中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创新和应用技术研究创新;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关注和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然而这样的一个认识,却隐含着一个假设,如果没有科技成果创新何来产业化的结果,于是许多人把我们产业化结果差强人意的事实主要解释为产学研结合方面有问题,于是所有的政策设计与制度改革都朝着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与方式上去。我们的研究认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形成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式,它固然与产学研结合有关联,但产业化的成功绝对不是仅仅是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与方式问题,因为产业化实质是一个复杂的连续创新过程,是再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我称之为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性创新,产业创新的成功是在消费需要变化把握的前提下,在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这四个连续性的创新,而且是一环扣一环的创新,缺一不可。本质上看,这四个环节的创新为再创新,即在前一环节创新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这种再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是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如华为。我以为必须鼓励更多的企业与企业家投身于产业创新过程之中,以产业创新成功推动新兴产业健康成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科技成果
转化
杜德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
如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关键问题。科技成果质量是其能否转化的关键因素,提高科技成果的技术内涵和创新价值是促进其转化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好的科研成果能否真正转化落地,取决于很多因素,不仅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对该项技术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取决于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中介服务是否完善,更取决于成果本身的技术水平。在今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抓好“最后一公里”,更要从“最先一公里”抓起。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仅要关注科技成果转化链中后端诸如价值评估、法律咨询、商业包装、融资服务等各个环节,更要从创新源头抓起,切实提升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水平和价值,增强科技创新成果的可转化性和可应用程度;既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支撑条件和环境氛围,更要大力提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产出真正有用的、有价值和质量的科技成果。
张碧晖
原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武汉市科委主任
2016年创新问题讨论得非常广泛,其中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创新深层次的创新文化提了上来。我认为虽然创新文化在创新中占的量不是很多,但是非常重要,谈创新文化是点到创新问题的点子上去了。
根据我自己的研究,过去对中国发展和创新提出质疑,无论是“李约瑟之问”,还是“钱学森之问”,都涉及文化问题。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创新活跃经济的时代,都需要有重大的人文创新的引领。国外的文艺复兴不用多讲,在我们国家,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造就两汉的农耕文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唐朝宋朝的经济繁荣,宋明理学的思想力量有了后来的康乾盛世。
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文化,一个是观念文化,一个是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包括创新者的信仰、理性、价值,它是内在动力;制度文化,是创新的社会环境,是创新活动外在动力。
深圳现在是我们国家公认的也是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城市,它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广州、香港,要达到上海的水平。深圳崛起的原因我认为是比较彻底的市场经济机制改革和移民文化带来的体制创新。多年来,深圳为什么能够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风尚,也是它移民文化所决定的。在我们内地,即使有创新头脑的人,受到固有体制的限制,往往出现“想做不一定敢做、敢做不一定能做、能做不一定出来做”的现象。深圳的崛起是有其文化原因的。2016年有人开始把创新文化作为很重要的话题提出,我认为非常值得继续深入下去。
陆朝阳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在我熟悉的科学领域,2016年的关键词是量子卫星开启星际首航。今年8月,由中国科大主导研制的“墨子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墨子号”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助力于我国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服务于国家信息安全,还将开展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空间尺度实验检验,加深人类对量子力学自身的理解。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之所以命名为“墨子号”,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说,“墨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家。因此,以‘墨子’来命名,既与量子卫星的使命相符,也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和应用方面已全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正如英国《自然》杂志所评论的,“中国从十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陈宪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但凡社会在经历大的变革和转型的时期,一定会有一件自下而上的重要事情,影响甚至决定着变革和转型的成功。就像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的中国革命,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都是自下而上的。那么,正在进行的这场中国经济转型,哪件自下而上的事情对其至关重要呢?我以为,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然,人类社会还有许多自上而下的事情,在中国尤其如此,其中有些自上而下的事情有时也很重要,例如,中国现在正在推进的自贸区建设。但更为有趣、影响更为深远的,总是那些自下而上的事情。自下而上的事情往往提供或创造来自源头的动力和活力。“双创”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以及重塑主流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一股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
罗晖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
创新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创业为实现梦想提供公平机会,“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正在成为新的社会价值导向。商事制度改革、结构性减税、公共服务平台供给、放活社会资本,一系列政策工具创新释放改革和政策红利。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成为双创生力军,高学历人才领衔创业,高技术企业成为中坚力量,高附加值企业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互联网+为双创提供动力,“四高一联”成为时代特征。双创源头动力持续走强,基础实力整体趋稳,内在潜力加快释放,主体活力稳中有升,汇聚合力存在地区差异,双创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催生新业态、引领新变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普通人的
太空梦想
郑永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2016年卡尔萨根奖获得者
“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落成启用、北斗导航卫星开始全球组网、暗物质探测卫星、实践十号、“墨子号”量子科学卫星、景海鹏和陈冬太空生活33天……从仰望星空到登临探测,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中国人实现太空梦想的重要一年。
火箭是航天的基础,长征七号首飞成功,未来将作为承担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将为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海南文昌发射场让我们得以欣赏到美丽海景衬托下的火箭发射。中学生研制卫星降低航天准入门槛、火箭回收降低运输成本、充气式太空旅馆降低驻留成本、更多行业瞄准和进入航天产业....普通人将近距离接触航天。
展望2017年,重大航天工程取得突破,微小卫星发展渐入佳境,商业航天和航天应用将蓬勃发展。“嫦娥五号”将从月球上采集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成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首次月球采样。
太空不再遥远,那里是人类的未来。
科技创新
智库
骆大进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主持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科技创新智库从相对较窄的专业领域逐步走向思想市场的中心舞台,在政府决策中的位置也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相关活动越来越多,相关话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
科技创新智库不但关注推动科技进步,还致力于促进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科技创新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那智库就是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国家和地区大都有领先的专业智库发挥作用,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科技智库排名中,前几名被美国和德国占据。这是因为科技创新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理念和战略研究的竞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些国家战略的落地,需要我们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战略的引领能力,需要科技创新智库发挥更有效的决策支撑作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演进,政府迫切需要了解最新科技创新的内容并及时作出回应。比如网约车方兴未艾,无人驾驶已经蓄势待发,再比如大数据、机器人的风潮尚未落下,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热。创新前沿的不断突破,要求政府在短时间内变革完善自己的治理方式。如何洞悉复杂剧变的创新格局,提供及时管用的决策建议,对科技创新智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可以预见,这一趋势在2017年还会继续延续,科技创新智库不但要“热闹”,更要加快建立与时俱进的运行机制,扎扎实实做好研究、提好建议,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郭重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经过了一个甲子(60年)的沉浮,人工智能终于登场了。大数据相遇机器学习,如获知音,再搭配上云服务,由此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云服务的完整的人工智能价值链,使人类进入了普惠智能时代(智能终端+智能数据处理平台+智能云服务)。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了,被喻为第四次技术浪潮。当下竞争的焦点不在德国人的“工业4.0”和中国人的“中国制造:2025”,而在全社会领域的智能化,任正非迷茫的是前方,担忧的是下一场智能社会的竞争。
褚君浩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认为蛮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明显加深——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全国范围内。现在每个地方,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动力,都在想把科技成果引过来,想把人才引过来,想通过科学技术来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这是2016年我最明显的一个感受。
你现在跑到很多的开发区都能发现,他们都希望引进技术、引进人才,那种渴求非常明显,因为我有的时候跟地方政府官员和产业界接触的比较多,我明显有这个感觉,他们是非常真心实意地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来推动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
过去有段时间,不管是什么项目,只要有钱投进来,不管环境影响如何,不管是否适应当地的发展,“揀在篮里就是莱”,就会让你来搞。现在地方上都更有发展规划,如果主要是发展大健康产业或生物医药产业,就不会要其他的东西;如果是要发展新能源或智能制造产业,就会专门找相关的科技资源。地方上都更有规划也更有底气,这都是比较好的変化。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